您好,欢迎来到吉林松花江中学校!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品德教育 >> 初中 >> 家长学校
家长学校

家 长 手 册

时间:2017-01-12    作者:      点击:4064 次

2015年春节前夕,习近平在新春团拜会上对家庭教育作出重要论述,他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著名心理学者周正在《新亲子时代的教子法则》一书中也曾指出,一个人的人格﹑能力和健康等因素,第一来源于教育——来源于家庭的教育,来源于母亲的教育、父亲的教育,来源于少幼年的教育﹑人格的培养,而不来源于知识的培养。福禄贝尔还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 这句话很有哲理性,它深刻地挑明了家长在教育子女中所起到的作用。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命运。家长们肩负着为国家造就人才的重任。因此,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家庭教育经验,我们整理编辑了《吉林松花江中学家庭教育指导手册》。这本手册记载的内容和理念,堪称家庭教育的“黄金法则”。内容通俗易懂,却极有深度和针对性,是最佳家庭教育指南。

一、家庭教育

家庭是育人的地方,首先培养的是生物意义上的人,更重要的是要完成社会意义上的人的最初转化,即家庭是孕育生命以及教会这个生命将来如何立足于社会的最初场所。

“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是孩子成功的源泉。人从出生到成熟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里度过的。孩子的性情、品质、识别力等素质都要通过在家庭教育中完成。这一重要阶段是与孩子的基础教育同步的,但又是幼儿园、小学、中学等学校教育替代不了的。这一时期,又是一个人性格、身体、心理、秉性、能力、特质形成的基础阶段。孩子未来能否在竞争中生存,成功地度过人的一生,完全取决于家庭教育,取决于诚实、韧性、责任感等健康的人格。专家称其是成功人格的重要部分。

良好的家庭教育不是非要给孩子建造舒适、安乐的环境,或让他们今天学钢琴,明天学字画,或请家庭教师等。所谓良好的家庭教育,就是家长要实施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而教育方法的选择又取决于家长对家庭教育内容的正确理解。 

家庭教育的作用:“每一个社会成员几乎都是在家庭中诞生的,从家庭中获得生命,在家庭环境中得到最初的也是给他生命打上烙印的教育”。因此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性格、意志、品质、情操、爱好乃至人生观、世界观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家庭教育,从横向上来看,它涉及的方面广;从纵向上来看,它贯穿的时间最长;从牢固程度上来看,它以血缘为基础,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没有选择和回旋的余地,是牢不可破的;从空间距离和亲密程度上来看,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也相距最近,也最亲近、最亲密;从教育的结果对教育者的影响来看,孩子表现的如何对父母和家庭的影响也是最大的。所以,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发展的影响是最大的。再则,家庭教育主要是做人的教育、品德的教育、思想的教育、生活能力和方法的教育和培养、良好习惯的养成、人格性格的培养,也就是人的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所以,对未成年的孩子来讲,家庭教育至关重要,它是基础的基础,重中之重,开始的最早,结束的最迟,贯穿始终。

二、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 

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①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不要要求太高,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揠苗助长,不仅无益,反而害之。②因材施教和全面发展相结合。既要重视孩子的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又要重视各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③态度一致,教育统一。家长的教育态度要一致,要一以贯之,而且要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和统一。④说服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⑤表扬奖励与批评惩罚相结合。⑥感情与理智相结合。⑦及时教育与持恒相结合。⑧长期性。伴随整个成长时期。

三、家庭教育的目标


成人和成才是家庭教育的两个目标。成人是第一目标。相比之下,成才只是第一目标实现后的追加目标。

学会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孩子终身受益。教育孩子要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决不能让孩子成为知识丰富而性格古怪,对父母没有感情,对他人 、社会漠不关心的人。要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人,充分尊重和理解孩子,无论犯有多大的错误,要和他讲道理。让他们在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下,从小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有益于社会的合格公民进而适应现代社会。

四、家庭教育的根本

家庭教育的根本是培养孩子学习和生活上的良好兴趣与习惯。

多读一定能提高孩子的责任感和启发孩子的智慧的书籍。建议家长赶快让孩子喜欢上《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这真是一部“大孝经”、一位最好的家教老师!作为父母,只要您愿意多些鼓励孩子和您一起观看,一定能让您的孩子喜欢上她,如果能在现实生活当中努力去做、尽量落实里面的教诲,何愁不能教育好孩子呢?

五、具体做法

1、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一个温暖、和谐、安宁的家。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主要场所,家庭环境是影响孩子成长的重要因素,父母是孩子最亲密的交往对象。父母之间的冲突与不和睦会使孩子失去安全感,给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带来许多不良的影响。英国的一项权威调查研究表明,长期生活在紧张气氛中的孩子生长激素水平偏低,成年后发育不良以及患各种疾病的比例增大,并可能导致心理上的障碍。

你的孩子的很多表现与父母关系不和睦导致的家庭气氛紧张有直接的关系。父母不和睦会让孩子恐惧生活、恐惧家庭、恐惧与人交往,让他对未来失去信心。

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一个温暖、和谐、安宁的家。所以,为了孩子,建议你们最好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为了孩子的快乐童年,请给孩子一个充满欢笑与理解的幸福家庭。

2、要充分利用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

在现代社会,如果什么都不说,要互相理解是很难的。不断增加夫妻之间、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对话,是建立幸福家庭的基础。无论是夫妻之间还是父母和孩子之间,不管什么事都可以交谈是最好不过了。 全家人一起吃饭,一起交流各自的近况,早晨的问候,让孩子帮忙做家务,和孩子一起玩,一起参加社区的义务活动等等,这些对增加交流都很重要。

饮食生活不仅对孩子身体的健康,也对孩子心理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全家人一起吃饭的愉悦、父母费心做出的饭菜等等自然地将父母的爱传达给孩子。由此得到的满足感、信赖感能使孩子开朗、坚强地成长。

3、父母的语言、态度对孩子的影响很大

孩子的一切表现都与家长的态度和语言有着很重要的关系,请尽量多说一些鼓励的话,这些鼓励的话不是空话,而是是实实在在的鼓励的话,这样孩子才会更好,我们不能违心的鼓励孩子,我一般对孩子的教育是属于惊喜教育,从来都会在孩子身上发现惊喜,然后鼓励他,他会觉得特别好,而且他会不断的给我惊喜!不断的在鼓励他,这样的一个循环过程,让我感到很开心!

“天才”不能创造,但家长只要不失时机地去发现、培养,开发孩子天赋中的特长,以自己的勤奋努力去走自己所追求的人生道路,孩子就很有可能获得成功。家长不仅是孩子的天然教师,也是监护人,同时是伙伴、朋友和榜样。孩子的言行举止无不体现着家长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当父母不容易,当好父母更不容易”。事实确实如此,那如何当好家长呢?

首先,努力“学会关心”。家长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地关爱社会、国家、他人、朋友、同事等等,使之尊老爱幼,相帮谦让,宽容大度,待人和气。

其次,要加强自身修养。家长应坚持以德育人,奉公守法,依照社会主义道德原则、规范,自觉地将完善自己道德品质的实践活动示范于孩子。

再次,要创造和谐环境。教育环境的优劣是孩子成长的寒暑表,要建立和谐的家庭和社会,那么家庭生活气氛的默化熏陶不可忽视,家庭长辈品行道德的心灵潜在不可低估,孩子在适当表扬和鼓励中生活,他将学会自尊和自信;在羞辱中生活,他将学会自卑;在平等中生活,他将学会公道;在争吵、埋怨、偏爱和缺乏温暖中生活,他将学会诡辩、责怪、妒忌和冷漠……,这种现实是“无言之教”。不是危言耸听。

4、家庭教育必须定“规矩”

在家里,孩子们有时候守规矩,有时候“犯规”,由此逐渐学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了解社会规则的重要性。

要使孩子房间对孩子的成长起作用,定出家规很有必要。比如:孩子回到家后,先在客厅露个面,或者和父母长辈打个招呼后再进自己的房间;孩子的房间不上锁。如果孩子整天呆在自己的房间里,父母就搞不清孩子在干些什么,父母与孩子间的对话也会减少。况且,有的孩子房间甚至会成为犯罪现场。;孩子带朋友进自己房间前,先把朋友介绍给父母;父母觉得有必要时可以进入孩子的房间,以便把握孩子的实际情况等等。 

为了让孩子懂规矩并一直遵守规矩,父母要经过认真讨论,定出明确的家规,父母和孩子一起遵守这个家规。另外,倾听孩子的意见、和孩子共同定家规也很重要。 

5、满足孩子物质需求要有度

如果父母不加考虑,尽给孩子买东西,容易使孩子失去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努力、忍耐、多加思考的精神,而变得什么都想要、不能自控。

不管孩子怎么闹缠人,不必要的东西不给买。不要给太多的零花钱。让孩子在定额的零花钱中自己安排、调整怎样花。

如果真为孩子着想,比起在孩子身上花很多钱,更应在孩子身上花费心血,倾注父母之爱。

6、适当的家务劳动有助于孩子的成长 

孩子们有以自我为中心的言行、自立推迟等倾向,主要因为自我责任感没有形成。究其原因是中国的父母太宠爱孩子,没有放手让孩子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十三四岁的孩子,在家里扫扫地,洗洗碗,周末洗洗衣服,学着做点简单的饭菜这些应该是不成问题的吧?但事实是大部分的孩子没有受过“自己的事儿自己做”的家教。从小就生活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无忧无虑的生活环境中。父母们娇生惯养多,忽略了对孩子的责任教育,没有放手让孩子做自己应该做的事。他们不懂得过度的保护是一种伤害,这种现象愈演愈烈,直接的后果便是,孩子不知道自己的价值——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更不明白自己存在于社会上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是要负责的。这也就是父母们常感叹孩子不自觉的主要原因吧。 

做父母的应该懂得:凡是孩子能够自己做的,都要让他自己做。做了就与事物发生直接的接触,就能得到直接的经验,就知道做事的困难,就认识事物的性质。做事的兴趣,愈做愈浓,做事的能力愈做愈强的。

7、孩子需要体验、需要玩耍

在不同年龄层次构成的集体中,孩子能学到不少有关人际关系的知识。对小的孩子来说,通过集体生活,能理解遵守纪律、自制的重要性;对大的孩子来说,通过集体生活,能培养他们关心别人、在集体中起带头作用等责任感。” 父母要重新认识这些活动的重要性,鼓励孩子积极参加社会义务活动、体育活动、文化活动、青少年团体活动等等。

跟其他大孩子、小孩子一起玩,远比我们想象的重要。如果孩子整天呆在屋里看电视、看录像、玩电子游戏的话,容易造成与他人、与大自然接触的体验不够,与他人不能很好地交流,缺乏同情心,生与死的现实感薄弱,不能区别现实与假想世界,给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留下阴影。给孩子创设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自然体验的机会,并让其积极参加。定出不多看电视、录像,不多玩电子游戏的规矩,并使孩子养成遵守这些规矩的习惯。

8、孩子并不能正确发出“危险”信号

父母情绪焦躁,对孩子的爱抚、疼爱不够,以及对孩子过分娇生惯养或过多干预等等,都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并常常会在孩子身上表现出来。例如孩子出现肚子疼、恶心、拉肚子、食欲不振、头晕眼花、发烧等症状,以及吃得过多、失眠、吮指头、咬指甲等行为。当察觉到这些症状、行为后,不要只担心孩子是不是生病了,还要好好想想这些症状、行为是不是由于心理原因造成的。

不要仅给孩子贴上“神经过敏”、“任性”、“赖学”之类的标签了事,要好好观察孩子,认真听听孩子说话,做出努力理解孩子的姿态很重要。同时,也要与熟悉孩子的医生好好谈谈。

9、认真过好重节日要,意义很重大

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年末大扫除、家人生日等等这些家庭里的例行活动,孩子们不仅能与老年人等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交流、联络,加深亲情,也是他们关心家庭、亲近传统文化的一个好机会。

10、鼓励孩子敢于承担责任 

在我们的校园,在我们的教室,总能见到乱丢垃圾的现象,而且这还有严格的学校制度、班级制度做后盾。一切都是在一种强制约束下的效果,而并没有成为一种习惯,每当老师说一句:你的桌子底下怎么有纸屑?得到的回答是:不是我丢的?多么的理直气壮!

我们的孩子不懂得弯弯腰,捡起的不是一张废纸,而是一种责任,不懂得保护环境,低碳生活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这些行为习惯的养成与我们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其实每个孩子的心中都有一份愿意负责任的热情,只要有人去点燃它,孩子的心灵就会“闪光”。而这个人,最主要的就是父母。

11、多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孩子是一个人,是一个有思想、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他们和大人一样需要心灵的沟通和关爱。因此,父母一定要跟孩子多进行沟通,经常听一下孩子内心的想法。父母只有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朋友,孩子才会对父母“无话不谈”,把父母当成知己,在这样的环境中教育自己的孩子常常事半功倍。

12、给予孩子帮助与引导 

为什么大多数的孩子到了初高中还不会扫地,不会洗衣服呢?我想我们的家长从没有好好教过他们,或许曾要他们扫过,但做不好,便不了了之,还不如自己扫一下。

学生不想做家庭作业,有家长曾为了帮孩子开脱向老师求情。孩子的行为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成长的,而且也是需要用心培养的。有时,孩子会因为不知道怎么做或觉得难做而放弃。这时的他们需要我们耐心地陪伴,需要我们情绪上的支持,并且需要成人的一些提醒与帮助。从最初的陪伴到最后能独立完成,我们及时的肯定与引导,对孩子来说是弥足珍贵的。 

13、尊重他人

尊重就是照顾他人的体面,不伤及,或不严重伤及他人的行为。

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正当权益、个人隐私、个性特征、思想情感、民族习惯和生活方式。

在态度上尊重别人。比如老师讲课、发言、他人谈话时,我们要注意倾听。

从礼仪上尊重别人。中学生如果蓬头垢面,不仅有损自己的形象,也是对老师的不尊重。站着和别人交谈时,不要用脚连连打地;与老师、长辈交谈时,勿跷“二郎腿。”

守时也是一种尊重。约好聚会,就应当准时赴约;老师安排活动更应当准时参加。

尊重别人要注意场合。别人办喜事,就别说不吉利的话;人家办丧事,就不要兴高采烈。还比如:没考好,就不要大谈特谈自己考得如何如何好。

尊重是一种品德,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无论是对同学、老师、领导、同事或是邻居、朋友甚至家人,都应该自觉践行尊重,因为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

人的内心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但也只有你先尊重了他人才能赢得尊重。

14、尊重自然

尊重自然的核心是保护环境。要教育孩子从保护身边的小环境做起,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不但不扔垃圾,还要随手捡拾垃圾。

鼓励孩子去野外游戏,并带领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吧,让孩子感受到接触动植物、接触自然的乐趣。可以全家人一起参加社会举办的亲近大自然的活动,有时候也可以让孩子离开父母一个人参加此类活动。在大自然中玩,通过体验惊异、感动,不仅能培养孩子丰富的情感,也能使孩子学会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理解忍耐的重要性。

15、尊重生命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生命是最珍贵的,没有了生命什么都谈不上。

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任,这是对自己生命的最大尊重。一个是要珍惜生命,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做损害生命的事,比如吸烟、打仗、上网吧、不健康饮食等。

尊重他人的生命,要有基本的善良品质。要能够推己及人,由爱自己的生命而体会到别人也是爱他自己的生命的,这样才能够对别人的生命怀有一种同情。

16、幸福感来自于获得,更来自于奉献

有65%的中、小学生说他们“没有”或”不太”在公共汽车、电车上让座。为培养同情弱者,有勇气帮助、爱护弱者的孩子,家长能做些什么呢?父母可以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开始,通过日常生活的实践培养孩子的同情心。父母应率先给孩子做出榜样,逐渐培养孩子给孕妇、老年人等让座,当残疾人遇到困难时能主动上前询问等等的行为习惯。让孩子体验奉献带来的快乐。

17、教育孩子不歧视他人

当发觉孩子有欺负、伤害、污辱别人的行为时,父母有责任教导自己的孩子:对正直的人来说,这是可耻的行为!在这种时候,与其给孩子讲大道理,不如给孩子讲讲父母是如何爱孩子、希望孩子成为杰出的人;讲讲看到自己孩子欺负弱者时是多么吃惊;看到自己孩子对别人受到伤害时反而高兴是多么气愤;等等。尽量把自己的真实想法传达给孩子。

还有,要向孩子表明:父母自己不持偏见,不欺负别人,也不容许孩子欺负别人。这对孩子的教育很重要。

18、最精彩的书,是父母自己念给孩子听的书

精彩的书,是沟通心灵的桥梁与纽带。在孩子感受到父母爱之温馨的同时,也要让他们接触优秀的图书。和家长一起阅读并产生共鸣的时候,正是丰富孩子的感情和心灵的宝贵时刻。就像人必须有吃饭时间一样,父母也应费心开设“读书时间”,哪怕只有一点点时间也没关系。

19、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能自己思考、自己行动的人

父母把孩子要跨越的路上的障碍物先全部清除掉。“过于保护”或“过于干涉”的结果是:孩子到任何时候也不会一个人走路。父母这样做也剥夺了孩子接受挑战、从失败中学习以及获得各种体验的机会。

20、不要总是指责缺点,应使优点不断增多

对孩子来说,重要的是具有自信、自尊的精神。这种精神就像植物的根一样,扎得越深越广,结出的果实也就越大。父母不要只看表面情况,对孩子的成长、发展要充满信心。给孩子的心田浇灌丰富的营养和水分吧!

那么,成为营养和水分的东西是什么呢?是找出孩子的优点并加以表扬。该批评的时候就批评,该表扬的时候应好好表扬。在心里定下批评一次、表扬三次的"一比三"标准吧。受到表扬的孩子心情愉快,自信及自尊心也会随之得到发展。

21、保护孩子的梦想

有这样一种说法,现在的孩子没有热情,对将来不抱幻想和希望,对艰难的目标还未挑战就先放弃等等。但是,孩子有孩子自己的梦想、希望,不管多么微不足道,多么滑稽可笑,作为父母,都要静心倾听孩子讲述他的梦想和希望。

还有,父母要抓住时机给孩子讲讲自己的经验,讲讲那些经过长期艰苦奋斗而最后实现了自己理想的人们的生活经验,教育孩子人生的目标是在流大汗、不断重复失败的过程中达到的。父母要热切关注孩子的成长,父母是孩子的“大后方”。 

22、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没有一个人是完美无缺的

没有一个孩子跟别的孩子完全一样。孩子记住了多少单词,已经学会了多少东西?有的父母只将眼光落在自己的孩子跟人家的孩子相比、跟平均值相比上、以自己的期望值来评价孩子。这对孩子的个性及孩子的成长、发展没有好处。在这样的父母教育下,孩子会变得容易失去自信。把自己的孩子跟其他孩子、跟平均值比较以后,不要坐立不安。

完美主义的父母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做到完美无缺。一旦孩子出现小小的失败、丁点儿过错,父母马上变得神经过敏、心理紧张、焦虑不安。长期下去不仅可能导致孩子自闭、偏执等,甚至还导致父母虐待孩子等。孩子没有完全照着父母期望的那样去做,这是很自然的事。大方向对了就行,不必太拘小节,这一点很重要。自然地养育孩子更能使孩子茁壮成长。

不管什么时候都要相信自己孩子的个性、相信孩子的成长。慢慢地、切实地培养你的孩子吧!

23、“拔苗助长”要不得

对孩子进行早期智力教育的父母正在不断增加。但是,让孩子从很小的时候起就学这学那的,等到上了小学、中学,不少孩子已感到疲惫不堪。在那种老把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孩子相比、想早出成果而焦躁不安的家庭气氛中,孩子的心理发展容易被扭曲。而且,过早地让孩子学习,也减少了对幼儿的发展来说很重要的游戏及各种各样的体验机会,不利于孩子的发展。

应正确地看待孩子,充分认识根据孩子的个性、以充足的时间踏踏实实地培养孩子的重要性。 

六、家庭教育对照做

家庭教育是随时随地的,潜移默化的,贯穿人成长始终的,如果您没时间考虑为什么这样做,那么,您只需照着做就可以,提出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1、夫妻共同做家务,以便夫妻双方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孩子的教育。

2、改变学习是孩子唯一出路的观念。只要把孩子培养成为有道德、有爱心、有公德心的人,将来一定是对社会有用的人。

3、做有预见性的父母,不做事后诸葛亮。

4、不以自己的模式塑造孩子,支持孩子走自己选择的道路。

5、持之以恒,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1)、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孩子思维的有序性,也有益于孩子责任心的养成。但应从小教育,一旦错过最佳教育时期,再去矫正将相当困难。

(2)、及时感谢别人的帮助。对一切来自他人的帮助都应心存感激,对于一切妨碍他人的行为都应心存愧疚。如能养成及时表达内心感受的习惯,既可以与他人心灵沟通,又可以避免遗憾的产生,从而使自己处于健康、积极、主动的生活状态。

(3)、做事有计划。做大事要从小事开始。不能太宽容孩子的心血来潮和胡思乱想,要让孩子习惯于行动之前做计划,并使计划趋天可行。

(4)、讲究卫生,干干净净地迎接每一天。孩子的形象与状态容易影响孩子的心态。如:剪去长指甲,经常换洗衣服,经常洗澡,不使自己发出异味、书本上不乱涂乱画等。

(5)、不将就孩子的坏脾气。

6、不向孩子隐瞒生活中的阴暗面,并根据孩子年龄和成熟程度慢慢给孩子解释。

7、夫妻共同研究如何培养子女,并努力保持一致。

8、重返童年,陪孩子一起娱乐、玩耍。

9、父母努力去说:“我爱你,孩子!”,并用行动传达你的爱。

10、避免说谎话、假话、脏话、牢骚话,以免污染孩子的心灵。

11、夫妻之间避免吵架,以免使孩子产生恐惧和不安,或上行下效。

12、避免在孩子面前谈论单位人事方面的分歧,以免因自己的好恶影响孩子对人对事的看法。

13、避免在面前流露对钱、权的不正当想法,以免使孩子产生特权思想和金钱至上的意识。

14、不占公家的便宜,以免使孩子受到不良影响。

15、孝顺长辈,为孩子做出表率。

16、不要动不动就让孩子写检查,以免使尊重与被尊重、教育与被教育渐渐易位、谈化、走形。

17、与孩子一起学习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最好能先行一步,使孩子能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习惯。

18、让孩子多多体验成功。这是抵御不良媒体的关键。

19、孩子上网之前先立下规矩。如:每天使用计算机一般不超过一小时,不泄露个人和家庭秘密,学会选择浏览健康网站等。

20、丰富孩子的生活,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尤其是热爱户外运动。

21、引导孩子学会交往。让孩子从小就生活在在伙伴的友谊之中,是避免虚拟时空诱惑最重要的保障。

22、全面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实际水平,做到量力而行。要使教育获得成功,遵循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以此考虑教什么、怎么教。

23、要循序渐进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不要急于求成。

24、家庭成员纯朴配合、协调一致,使孩子的品德和行为按统一的要求发展。

25、把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和家庭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让孩子在一个和睦、文明的家庭环境中接受教育,健康成长。

26、有理智、有分寸地关心爱护孩子,正确对待孩子的要求,力戒溺爱。

27、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严格要求孩子,严而不厉,严而不出格。

28、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孩子做出榜样,即要言教,又要身教。

29、让孩子在自己的世界里成长。家长不必要时时处处都参与孩子的生活空间,孩子有孩子的世界。要引导处理好和同伴的关系。

30、家长要以自身的实际行动,表现出在追求知识上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并以此来影响、教育孩子,激发孩子的主动性,进而转化成自身的不懈努力。

31、不给孩子 “隐性压力”。

32、不伤害孩子的自信心。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地位。家长着重进行孩子的责任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我们的家长要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这一思想贯穿始终。我们即便不能给孩子创造优越的条件,但我们完全可以塑造他的优秀性格!我们即便不能给孩子提供高贵的出身,但我们完全可以培养他的良好习惯!我们完全能让孩子真正赢在起跑线上,为他将来成功铺下最重要的第一步!让孩子体会和明白自己的责任。让他们健康成长,自由飞翔!



下一篇:吉林松花江中学家长委员会章程